事實上,對電動自行車存疑慮最多的在于它的安全性。但從統(tǒng)計數據來看,電動自行車并非人們想象中的“馬路殺手”。
根據2014年 《電動自行車快速發(fā)展對交通安全影響研究》(白皮書),2013年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為1.8億輛,交通事故萬人死亡率為3.18;同年摩托車、自行車的保有量分別為9533萬輛、2451萬輛,二者交通事故萬人死亡率分別是13.24和13.4。可以看出,電動自行車雖然保有量在不斷增長,其交通事故萬人死亡率是三大兩輪車中最低的。
馬中超透露,經過4年十幾稿的反復論證和修改,新國標已經報送國家相關部門,有望近期問世。
參與新國標討論的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崇舜對媒體表示,新國標與4年前的版本相比,20km/h的騎行速度并未降低,但在零部件的性能、檢測、整車測試以及安全性上比原先的標準更嚴格。
鋰電自行車將成新亮點
駛入十字路口的電動自行車行業(yè)將何去何從?
馬中超認為,電動自行車的發(fā)展目標仍將維持在一年3000萬~3500萬輛的規(guī)模,艱難的結構調整壓力迫使電動自行車“輕量化、鋰電化、智能化”提前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動自行車市場,相比于傳統(tǒng)鉛酸蓄電池自行車,鋰電版自行車在近兩年呈逆勢增長之態(tài)。2014年,電動自行車中鋰電池的比例由去年的6.4%提高到9.2%,作為行業(yè)標桿企業(yè)之一的比德文電動車,在一個月前宣布聯手上游制造商超威電池,進軍鋰電自行車市場。
“從2010年的25萬輛到2014年的300萬輛,鋰電自行車僅僅4年產量就翻了12倍。”馬中超預測,未來3年,中國鋰電自行車產量的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成為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yè)的新亮點。
和鉛酸蓄電池自行車相比,鋰電子行車優(yōu)勢何在?
據了解,以鋰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的電動自行車,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huán)壽命長、輕便無污染等由鋰離子物理特性而具備的優(yōu)點。還因為其專配的鋰電池組管理系統(tǒng),使鋰電自行車植入智能軟件從而實現智能化。
在馬中超看來,要讓電動自行車實現從簡單的代步、載人轉為時尚、綠色的消費新寵,其核心競爭力應該從“輕量化”轉為“智能化”,深度挖掘鋰電自行車的附加值。
但馬中超同時表示,目前鋰電自行車的發(fā)展“尚未形成鋰電產業(yè)集群,更缺乏鋰電自行車合作創(chuàng)新平臺”,這無疑也成為制約智能化鋰電自行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